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南湖新闻网】教育思想大讨论之思考与行动
作者:教务办编辑:翟红审核: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时间:2019-04-22点击:

核心提示: 2019年4月9日,必赢437官方网站、资环学院联合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启动会和动员会,副校长吴平作《教育思想大讨论之问题、思考与行动》主题报告,现整理成稿,以供全校师生学习研讨。

4月9日,必赢437官方网站、资环学院联合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启动会和动员会,副校长吴平作《教育思想大讨论之问题、思考与行动》主题报告,现整理成稿,予以发布。

老师们,同学们:

围绕教育思想大讨论,我想以“思考与行动”为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理解认识老师的状态、时态、心态

教师教学状态、时态、心态有差别,教学效果明显不同。比如,有巡视员反映,随机听了某位教师一节课,非常好,随后又随机听了三节课,也都挺好,说明这位教师教学状态、时态、心态都很好,教学效果稳定。也有听完课后,教师表示如果您下次再来听,我可以讲得比这好,这说明他自己对这一堂课也不太满意,时态不稳定,教学效果存在波动。糟糕的情况是个别教师没花心思去整理PPT,上课没有激情,照本宣科,如同念经,学生也没有兴趣听,甚至课堂上对学生没听课似乎习以为常,也不太顾及学生在干什么,可以对着一张没有一个字的PPT讲完一个具体案例,状态、时态、心态都不好,教学效果很差。面对新时代,我们教师根据时代要求,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具备什么样的状态,值得大家去认真思考。

二、关注学生的被动、不动、手动

我在课堂听课中,发现有的学生是被动学,有的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有的从头到尾在课堂上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甚至是全程玩手机。面对学生这种被动、不动、手动状态,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去改变?

三、增强教学管理服务意识,加强协作,提高精准度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自发地反思,查找服务不够之处,增强服务意识,针对不足努力改进,体现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放、管、服”,及时、精准关注各方面的诉求,并不断改进,才能改善我们管理服务不够,协作不够,精准不够的问题。

四、改进管理制度,增强激励,增强导向,增强创新

对管理制度要有实质性改进,通过一些管理制度去激励教师,比如说能否借鉴国外的模式通过签订协议将教师工资与具体工作挂钩,如要上多少学时的课,一周要在办公室里边面对学生多少时间,要跟学生讨论多少次,要批阅多少个班多少本作业,要跟学生进行一些怎样的参与性活动,类似于这样非常明确的责任义务,使得管理更加精细,激励教师按照这个精细管理规则按时地完成必须的工作。

五、围绕教育思想大讨论主题开展思考和行动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思考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哪些能力和素质可以满足我们的培养目标,这些能力和素质又通过专业或哪些课程可以满足的,我们该怎么做。正因为此,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本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的主题。所以各学院都应认真去讨论,必赢437官方网站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该怎样培养人?为国家和世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思想上的问题。只有先解决了思想和理念的问题,后续才能有所改变。如果我们理念不变,行动就不会跟上,更谈不上改变。

在专业设置方面,我们要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新农科的专业结构设想也是国家在做的一种探索,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必赢437官方网站、南京农业大学等都在考虑新农科专业怎么做,比如说将智能农业,种植业的产业工程,生物质工程环境、营养科学、乡村规划设计、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兽医、公共卫生学、自然资源管理工程,畜牧产业工程,休闲农业与环境、农科、工科、理科、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经济、工程技术、理科、法学、生态学都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才会跟别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在本轮关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议题的讨论中,希望大家在广泛参阅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与讨论,比如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该怎么做,课程该怎么做,制度该怎么设计,方法该怎么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到底应该怎么定义而不同质化,如何体现华农的特色。在课程体系“宽口径、厚基础、多元化、支持个性化发展、跨学科”等这些特征如何得到体现?比如植科院准备办一个智慧农业的专业,即将开展专业设置认证。那么这种专业设置应该是集合多个学院共同参与,体现学科融合。最终,通过讨论大家最终能够转变观念,认为专业课和通识课同样重要,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样重要,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样重要。一旦大家形成这样的观念,当所有的课程性质发生改变时,大家不会觉得是你在动我的奶酪。

今年是第七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之前的每轮教育思想培养方案都要求课时减少。大家会说为什么要减少,我的课都讲不完。但信息技术在变,现有课程能否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通过其他方法、途径来得到你课堂上你所讲出来的一些东西。在教学方法上,要变“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自身必须装满十桶水,教师认真充分备课基础上,提前为学生指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随时提供咨询和答疑。教师要积极主动探索、思考、改变,把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以发现和探索为中心,挑战式、团队学习、项目学习,可以最好地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拓。另外,考核方式也要跟着改变。

从学年制和学分制来说,学分制比较适合于目前国家对于创新型拔尖型人才培养的这样一种趋势。因为学分制比较适合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专业、选课程、实现主辅修双学位,弹性学制等,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多学科学习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这样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愿望。当然学分制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有利于引入了竞争机制。在专业方面,必须充足的师资、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才能确保专业不会被“冷落”。在课程方面只有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质量,只有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才能持续得到肯定。

课程评价体系不改,无法有效激励教师。那么我们的课程评价该怎么评?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促进而不是鉴定。传统的评价问卷,我们会涉及教师在这门课程中间做到了什么,然后评价老师教学的行为,鉴定他是不是达到了要求,这是一种总结性的评价,而现在我们提出要怎么做?我们要做成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学生说我在这门课中间获得了什么,然后以学生课程的体验间接的促进老师的成长,所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老师去理解问卷设计的理念和真实的意图,可以减少抵触焦虑负面的一些情绪,也可以降低取悦厌教的敏感心态,让学生真正能在自己的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我们要做的课程评价是以形成性的评价为主,总结性的评价为辅。

开设《写作与沟通》通识必修课。计划首先面向2019年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具体可以结合各学科的主题切入,这样学科涉及面越广,主题越丰富,借助主题切入,在课堂围绕着主题互动谈论,通过这个过程中学生使得写作能力和沟通得到了提高。该课程目的在于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养成三位一体。通过综合训练,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

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前期已经在开展的课程库清理、狮山有约等活动,后续计划将批量建设智慧教室、探索书院制,以此引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跟踪改变。让通识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还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在教学组织中,生活环境中带来一系列变化。

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努力,希望大家能够在教育思想大讨论中间,对我所讲的提出批评,也希望大家展开更多的讨论,给予我们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