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学院制定了《必赢437官方网站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实施办法本实施办法》,已经2020年8月22日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必赢437官方网站
2020年8月24日
必赢437官方网站必赢437官方网站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实施办法
(2020年8月22日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集聚、培育和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推进学院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科研团队建设要以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卓越师资队伍、产出标志性科技成果为目标,通过有组织性的卓越研究计划布局、有影响力的重大科研成果培育、有层次性的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推进“领军人才-重点团队-项目平台-成果奖励-社会影响”一体化建设,强化传统科研优势,布局新兴研究领域,聚焦重点发展方向,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团队协同创新、集体攻关的工作机制,形成目标同向、精诚合作、团结拼博、共同进步的团队文化,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提高学院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第二章 团队布局与目标
第三条 明确重点科研团队布局。面向国家和行业产业需求,围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大战略任务和农业工程学科重点领域,瞄准信息科技与工程科技前沿,主动融入生物、园艺、作物、畜牧、兽医、水产、食品等学科,重点建设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柑橘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畜禽水产工程技术与装备、水稻水生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禽·蛋检测技术与生产装备、农业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等传统优势团队,重点培育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机械设计与先进制造等科研团队,提高科研组织化和协同化水平。
第四条 明确科研团队认定标准。列入学院重点建设和培育的科研团队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于6人,团队领军人才或负责人具有宏观视野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团队人员结构老中青相结合,有明确的青年人才培养梯队。
(三)团队科研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清晰,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员间的科研工作紧密配合、相互支撑,共同承担相关科研项目,有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
第五条 鼓励青年教师围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兴交叉学科开展科研探索,联合组建兴趣型、探索型科研课题组,同时学院根据学科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引导型、扶持型科研课题组。
第六条 聚焦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争取大项目、形成大合力、培育大成果、产生大绩效,通过团队、学院共同讨论,明确科研团队建设的具体要求,形成每个科研团队发展目标规划和工作任务,着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发挥科研团队在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中的核心作用,着力培养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积极争取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二)营造良好的青年人才成长环境。根据青年教师研究兴趣和专业优势,引导青年教师进入相应科研团队,鼓励跨科研团队参与相关研究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在研究方向上与学院学科重点发展方向深度融合。科研团队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上得到有效指导、科研能力上得到尽快提升,形成良好的青年人才成长环境、培养机制,把科研团队建设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基地。
(三)争取承担重点科研项目。发挥科研团队人才集群优势,大幅提升承担国家和湖北省各类重点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的能力,成为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先进技术与装备的核心基地,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
(四)培育产生重大科技成果。围绕重点科学问题和产业需求,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持续开展基础性、系统性研究,力争产生具有代表性、原创性的标志性成果,建立培育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良性机制。
(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研团队要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和专利产业化应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章 科研团队职责与任务
第七条 组织科研协同攻关。要把科研团队打造成学术共同体、科研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聚焦国家需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争取重点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服务项目为抓手,强化团队与团队间、团队成员间的团结合作和分工协作,平台化、组织化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努力取得重要成效、解决重大问题。
第八条 建设重点科研平台。围绕科研团队研究领域,积极谋划建设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争取更多外部资源,优化团队科研条件。
第九条 共同培养研究生。坚持以培养一流研究生为目标,负责组织团队成员所指导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明确团队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产出要求,严格管理研究生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毕业答辩、中期检查等培养环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产出。
第十条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围绕拓宽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学院举办高水平学术报告,支持团队成员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每五年至少举办或承办一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和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每年组织团队成员报告学术研究进展,形成良好学术氛围。
第十一条 促进团队科研产出。根据科研工作进展,及时指导团队成员总结研究成果,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编写一部与团队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专著,申请一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评价鉴定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与装备,形成一个省部级成果奖。
第十二条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主动联系对接一批行业重点龙头企业,组织团队深入产业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扩大团队社会影响,创造横向科研合作机会,争取更多横向科研项目,积极拓展发展资源。
第十三条 主动引育青年教师。根据团队建设需要和人员结构情况,做好青年教师引育工作,着眼长远、明确重点、跟踪培养,培育一批优秀青人才,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
第十四条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注重加强团队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严格落实学术规范要求,建设良好的团队学术文化。
第四章 团队建设与管理
第十五条 明确教师科研团队归属。围绕“教师人人进团队”的目标,梳理教师科研方向,采取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明确教师团队归属,形成“学科平台—科研团队—课题组”的组织架构和“团队负责人—核心成员—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的人才梯队。原则上青年教师入职三年内应明确科研团队或课题组。
第十六条 加强科研团队负责人队伍建设。学院重点建设的科研团队设立团队负责人1名,根据团队规模大小和队伍状况还可设立执行负责人1名,团队负责人和执行负责人配备要求和职责权利如下:
(一)根据学院现有人才队伍结构,遴选思想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科研组织能力强、承担科研任务多、发展潜力大,善于对外交流的教师担任团队负责人和执行负责人。
(二)团队负责人要全面担负起科研团队建设的主体责任,系统思考、谋划本团队的科研布局,明确重点科研任务,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执行负责人要协助做好团队日常管理工作。
(三)着眼事业长远发展,将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和拓展学科发展方向作为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物色推荐优秀青年人才,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
(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定期组织研讨交流和文体活动,有计划组织到国内知名兄弟单位现场考察学习,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打开工作局面,营造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团队氛围。
(五)经学院确定的重点科研团队负责人每年计算40个标准工作量,执行负责人每年计算30个标准工作量,以上均不计职称系数。
第十七条 强化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要通过制度引导、文化熏陶、考核激励等,让每位教师树牢团队意识,主动融入团队、积极服务团队、全面支撑团队,为团队建设贡献力量。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先通过所在科研团队答辩考核。团队成员职责与要求如下:
(一)科研团队成员的主要职责。自愿服从团队负责人管理,主动维护团队荣誉;在团队负责人总体设计构思背景下形成的所有成果公开发表时必须征得团队负责人签字同意,且署名团队负责人为共同完成人之一,排名顺序不做要求;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要有实质贡献,按要求向团队提交科研计划、进展和总结等材料;高质量完成团队安排的相关工作。
(二)科研团队成员的主要权利。优先使用学院公共平台资源;优先推荐限项申报的项目或荣誉奖项;团队明确的优秀青年负责人具有指导本团队优秀研究生的优先权,在尊重事实和学术规范的前提下,鼓励该青年教师作为重要科研论文的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达到教授及以上学术水平,符合科研团队立项条件时可申请作为带头人独立组建自己的团队,但要与原团队有明晰的区分边界;享有自主选择团队归属和退出团队的自由;为促进学科交叉,经学院同意研究共性强的成员可以同时参与 2 个团队。
第十八条 加强科研团队资源条件保障。按照“绩效优先,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培育亮点,动态调整”的原则,系统配置和保障科研团队建设各类资源。
(一)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将自主科技创新基金和学科建设经费等资源主要投向学院重点建设和培育的科研团队,扩大科研团队对学校自主科技创新基金立项项目的建议权,建立科研团队参与编制自主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指南和资助重点方向的工作制度。
(二)支持科研团队条件建设。根据团队发展需要,经充分论证,对小型设备购置(单价不超过20万)或条件建设给予支持。
(三)优先配置团队科研空间。按照团队规模和产出贡献优先分配科研实验室空间。
(四)支持科研团队人才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科研团队无需求不引进”的进人原则,严格按重点科研团队的方向布局引进青年教师,优先支持重点科研团队引进优秀青年人才,优先从重点科研团队举荐各级各类青年人才,优先支持重点科研团队青年教师赴海外访学、开展合作研究。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晋升优先向优秀科研团队倾斜,对优秀科研团队招聘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经费支持,对产出多、水平高的博士后给予奖励。
(五)支持研究生指标。探索按科研团队分配研究生指标,设立优秀科研团队研究生指标奖励专项,给科研任务多、培养质量高、成果产出好的科研团队配置更多优质研究生资源。
第十九条 强化以团队为依托的组织化科研。积极引导重点科研团队加强科研顶层设计和宏观谋划,进一步凝炼和聚焦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领域技术难题,科学安排团队成员科研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分工推进科学研究,集中力量、久久为功培育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二十条 推进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通过调整优化职称、岗位聘任等制度,引导教师加强与企业的科研合作,组织教师走进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技术对接,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全面融合,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在转化应用中创造更大价值,争取更多社会科研资源,支撑学科与团队发展。
第二十一条 优化完善团队指导与服务机制。建立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和学院领导联系科研团队的工作机制,做好团队建设的指导和服务;适时召开高水平团队建设经验交流会,及时推广各团队建设和运行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充分发挥科研团队领军人才及核心骨干成员在学院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科研团队的考核激励。实行团队年度建设进展汇报和学术报告制度,定期从科研项目、经费、产出和学术活动、国际交流、青年人才引育等方面对科研团队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团队和团队负责人给予一定绩效奖励。教师高级岗位优先聘任优秀科研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核心成员。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由学院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